我在印度的“苦行”日记
文章导读
飞机安全着陆,走出机舱,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面用瑜伽手印形态造型为装饰的背景墙,土豪金的色彩将那种庄严感和神秘感变得更加的浓厚……...
飞机安全着陆,走出机舱,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面用瑜伽手印形态造型为装饰的背景墙,土豪金的色彩将那种庄严感和神秘感变得更加的浓厚……在这里,浓浓地瑜伽氛围包围着你。而我,即将奔赴瑞诗凯诗,开始一段“苦行僧”生活。我内心深深懂得,修行便是放下一切虚幻的东西,但愿我能做到!
苦行僧(Sadhu)
苦行僧是印度盛行的修练方式,常有苦行僧蓬头垢面、衣衫褴褛,带着象征湿婆神的三叉杖,边走边吟诵古经文。他们必须忍受常人认为是痛苦的事,如长期断食甚至断水、躺在布满钉子的床上、忍酷热严寒等。我此次印度修行之路,虽不如这般艰苦,但也算是“苦行”了!
那天,我们乘车赶到瑞诗凯诗时,天色已暗,我们在一个藏在田间深处的院落停了下来。四处也没有灯光,只有清冷的月光照在地面,迎接我们的是一个个面色黝黑的印度男子。先生是个谨慎的人,一下车便先请带队人确认一下是否认识来接我们的人,因为带队人也是第一次到这间以阿斯汤加瑜伽出名的学院,得到确切答复后,我们才把行李卸下来。
这里男性女性分开住宿,我们几个女生被带到女生宿舍。唉,说是宿舍,起就是一间空荡荡的房间里,横排摆着四张不能称之为床的“床”,被褥潮湿,房间内冰凉冰凉的,电灯昏暗。印度女学生带我看了看洗漱间和卫生间的位置,如果半夜要去卫生间还要走出宿舍,来到另一处。
了解完住宿环境,我真是要崩溃了!忍着眼泪,内心里告诉自己这是修行,而且是“苦行”,要学会要忍耐!一会,先生发来微信让我过去男性宿舍看看,过去后才知道先生的房间后面是个粪池。他是有洁癖的人,我担心他会要先回国,便只好劝他说:“这里的牛吃得比人都好,还吃腰果呢,它的粪便可以入药,你只当在做熏蒸。”印度男生看出先生不满,也好言相劝,并告知先生他会和他同住并照顾他,先生极爱面子,这才安心住下。
回到宿舍,我打起精神,带着同行的美女们一起整理房间,铺被褥,然后披着毯子冲进冰凉的卫生间简单洗漱!晚上大约11点左右我才迷迷糊糊睡着。可是,凌晨一点半时突然响起“OM”唱诵,一声声“OM”穿过耳鼓,涤荡着我的心灵,霎那间,我接受了这里的一切,并充满感恩。如果不是瑜伽,何来这些体会?而这些体会,让我觉得内心更加丰盈!
凌晨三点半,女管理员敲响了我们宿舍的门,叫我们起床开始晨修。我才知道凌晨一点半的“OM”诵唱是为唤醒学生们的意识,为晨修做准备。可是我们舟车劳顿,实在不想起身,尽管女管理员说guruji(上师的意思)认为这是最佳的练习时间,希望新生都能参加,但最终我们还是抵不过瞌睡虫的叨扰,拒绝了邀请。
搞笑的事发生了!当我早晨七点醒来,看到先生发来的微信,他在凌晨三点半就被男管理员叫了起来。他以为我们会去晨修,因为他此行目的之一是拍照摄影,于是强忍睡意去了教室,结果没看到我们,给发微信我也没回应。于是,他忍不住问道:“为什么要叫我起来?我是家属!”全场哗然!他又不好意思立刻离开,于是,这个“苦行家属”在教室上了近三个小时晨修课。早晨看到我后,他大倒苦水,我却忍不住笑得前仰后合。
而接下来的五天,我会在这间学校学习阿斯汤加瑜伽!不过,第二天的修习真的不能算是“苦行”。我问自己,何为苦?究竟是生活苦更苦一点,还是心里苦更苦一点?我的答案是心若不苦,一切都是甘甜的,便是幸福!
在这里,一切让我感觉充实而满足。两天学习,已使我在诸多学生中脱颖而出。guruji特别把我从后排安排到最前面,他说看到我特别有灵性,而且学习和练习都很刻苦,所以希望让我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灵性。这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和信心,如果说之前我对自己尚感到不自信,那么这个八十岁老者对我的点评,足以让我在未来瑜伽教学的道路上更昂首阔步。
先生也被关注了,他的故事在我们学生之间被当作茶余饭后的笑料。上课时guruji特别提到要先生继续来上课,说这里是修行的道场,无论是谁,必须要练习,否则就把他请出去。
课后,我告知先生上师的意思。先生说,他在院内转悠时偶遇了guruji,他已经解释过了,但是鉴于guruji的要求,他会开始练习。没想到,这次偶遇却让先生享受到旁人所没有的待遇,这在当天下午的火供才得知实情。
(在巴拉依学院食堂等着用餐)
Tips:“苦行”作息时间表
●凌晨三点半:起床。
●凌晨四点:开始学习,内容有瑜伽手印、冥想等。
●凌晨五点四十:开始三小时冥想。
●上午九点到十一点:体式修习。
●十一点到十二点:早餐(喝牛奶,吃糙米)。
●下午一点:午餐
●下午四点到六点:火供(一种感恩仪式,每天下午进行小火供)。
●晚上六点到八点:瑜伽经等学习。
●晚上八点:晚餐(喝牛奶,吃糙米)
《瑜伽经》的学习体会:不间断的练习体式,不间断的修习,你的身体便是你的庙宇,要尊重它,守护它,清洁 它,使之健康,使之充满活力。我悟出一个道理,什么是真正的修行?“真正的修行”就是让每一个接触到你的人都感到舒服,毫无障碍,无戾气,不做作,不虚伪。学习一切不执着,不执着钱财,不执着功名。
火供(The fire puja)
“苦行”期间,我有幸参加了当地比较大的一个火供节。火供的含义是感谢大自然赐予我们空气、食物和能量。小火供仪式只有两小时,大火供仪式要持续六个小时。
火供节这天,四面八方的民众汇集于此,guruji邀请很多长者一起举行仪式。
据说做供油者可以获得更多祝福,很多当地居民都在小火供时争着做供油者,大的火供者需要认购合人民币100元的材料费才能担当。这应该和我们国内寺庙里功德箱类似。不过,在这里,还要自己自始至终不断的供油,同时每次供油要唱诵“om sulawa”,为自己祈福。我和先生为了给自己的至亲祈福,也一同报名担当供油者。
仪式在下午两点半开始,所有供油者右腿在前,左腿在后,以半莲花坐姿侧身坐在主火台旁,每人面前放一个长至一米的小勺和一桶酥油。在我们身后是领诵人,我们一边诵唱,一边往火台里面添油,熊熊大火迅速窜出,火光映红了每一个人的脸,直到guruji出现,仪式才正式开始。
在火供仪式上,guruji一出现,就让翻译把先生叫到身前,然后拿出一套崭新的瑜伽服送给先生。这让我们一同前来“苦行”的小伙伴非常羡慕。我想,这是先生和guruji的缘分,也是先生和瑜伽的缘分,这份缘分,值得我和先生珍惜!
正式的火供除了供油,还有供米、供饼,最后供椰子。供米一共是21次,由有身份的长者把米分到12个盘子里,接下来是8个盘子,然后是每人一个盘子,最后长者再从盘子中把米分到我们手中,随guruji的领诵撒到火台中。之后是供饼,供8次;接着又是供米,供11次,然后供椰子1次,整个供食过程结束。最后是唱歌和分食物给大家食用,整个火供仪式结束。
我和先生开玩笑,居然能六个小时席地而坐的“扔”东西,这也是一段美好的体验与回忆了!
(火供场景)
梵语是印欧语系的印度语族的一种语言,是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语言之一。和拉丁语一样,梵语已经成为一种属于学术和宗教的专门用语。印度教经典《吠陀经》即用梵文写成。其语法和发音均被当作一种宗教仪轨而完整地保存下来。19世纪时梵语成为重构印欧诸语言的关键语种。
梵语(Sanskrit)
修习真的很辛苦,你能想像一个束角式的滚后背要做60遍,一个调息大撞击要做108遍,而每天如此。奇怪的是,尽管每天食量很少,但是我们精神都很好,体式习练的进度也突飞猛进,我可以轻松做头倒立,冥想能坚持三小时。这在以前是比较困难的。感恩!
还让我没有想到的是,先生居然可以做鹤蝉式了,本来有图为证,可是他突然犯了“二”,不小心把手机里的照片和视频都删除了。当他告诉我时,我真想发脾气,但是突然又了悟了,这一路我走过的,看过的,和经历过的,都在我的眼里,我的心里,那些所谓的照片和视频不过是用来给别人看的,没了也就没了。所以,我便开始安慰他,我说没事的,最深刻的记忆,已经深深地存在于我们心里!
在这里,我已经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,每天都呈现着自己最真实的样子。不需要化妆,不需要美衣,只需素面朝天,一张毯子披到底。不用浓妆艳抹,不用穿高跟鞋,不用来去匆匆,这一切却让我感到舒适和快乐,没有假装,没有浮夸。
看着周围只能以笑容相互交流的印度小孩,我心里不由自主的衍生出喜爱——她们睫毛弯弯的,眼睛大大的,那么可爱和亲切。她们也乐于亲近我,有两个女孩甚至搬到我的宿舍和我同住,她们一个叫nidi,一个叫washali。我们用简单的英语交流,间或用手比划,我教她们中文,也跟她们学习梵语。我还给她们起了中文名字,分别是“倪妮”和“王菲”,并告诉她们有着这两个名字的中国女孩是非常美丽而有名气的,她们高兴极了,逢人便告诉对方自己的中文名字。在校园里,我一起唱歌,并一起跳舞,这段时光必定会成为我未来岁月里最美好的回忆,而这两个漂亮的印度姑娘也会成为我的异国好友,祝福她们!
随着“苦行”的深入,我越来越感觉到这里的课程安排非常有条理。清晨是习练瑜伽的最好时间,习练从瑜伽手印和班达收束法开始,清理经络,畅通各个通道,强化身体各个系统,明目健脑。之后是冥想,在头脑最澄明的时侯打坐冥想三小时,淡去自我舒,浮掉虚妄乐,安在当下。这一切做完后便是体式习练,从九点到十一点,最后休息,结束七个半小时的修习。
阳光穿过厚厚的云层,透过树叶的缝隙,隔着玻璃窗照在我的身上,暖洋洋的,车子颠簸着,一点点将我带离这里。我爱这里,我知道,我也即将离开这里,结束这段“修行”的旅程。但我也深深知道,我的瑜伽修习之路还很长。而这段“苦行”的日子,是我此后瑜伽路上最美好的回忆。
(与同行伙伴练体式)
再见,印度!
“苦行”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,我也要离开印度,但回忆总会把我拉回修行时候的美好瞬间。因为怀念,我会含泪微笑。印度,是个有太多故事发生的地方,我们遇到很多人,很多事,虽然很平淡,却很美好。
去往德里机场的途中,车辆穿梭在瑞士凯诗瑜伽学院的后山蜿蜒的小路上,鸟语声声,小松鼠在林间若隐若现的蹿跳,还有常见的猴子蹲在路边的碎石上,看看有没有过路人扔吃的给它们。
此时的我,半仰着坐在车上,心中五味杂陈。美丽的瑞诗凯诗,这里有着孕育了千万印度人的恒河水,这里有着巍峨耸立的喜马拉雅山脉,这里有着世界文明的理疗术阿育吠坨,这里有着最古老的健身运动瑜伽,这里汇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修行者,这里有着不同肤色的虔诚者……
这是一片净土,这是一个精神非常富足的地方。虽然,遍地垃圾粪便,人们却没有丝毫的焦虑,每个人展现出来的,是微笑和热情。这些感动,让我久久不能忘怀。
感谢帮我点朱砂的老者,虽然我一直没有买过他的小商品,但他每天早晨只要在路边看到我,就会免费给我点,每次都那么用心。
感谢校门口的流浪者,离开的时候,他看到我们的行李很重,主动过来帮我们搬运。他头顶着在我看来重得不可思议的大皮箱,但嘴里却吹着口哨,乐颠颠的让我也觉得生活是如此美好。我翻遍口袋只找到仅有的十卢比,我很不好意思的递给了他,他却很开心的接了过去,还一个劲说着“welcome”。在这样一个即将离别的时刻,他温暖了我。
“苦行”的日子,其实一点都不苦,让我心里收获了满满地“甘甜”。此后,我会用我收获的甘甜,去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。
撰文、图片:敬瑜
编辑:公主